希赛网小程序
导航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高起专语文入学考试模拟题及答案(阅读)

责编:彭雅倩 2020-03-30
远程教育资料领取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高起专语文入学测试模拟卷(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共6大题)

1. 阅读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话不絮烦,两个相别了。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便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迳到店里。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1) 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话都表现了作者对他深爱的主人公的关注。

B.这些话都反映了古代白话小说是从说书人的话本或拟话本脱胎而来的事实。

C.这些话都体现了作者驾驭故事情节发展的努力。

D.这些话都反映出作者把握文章结构、能充分吸引读者的本领。

(2) 以上文段里几次写到风雪,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写风雪为后文草厅倒塌,林冲只得去住古庙的情节做了铺垫。

B.因风雪而寒冷而沽酒,情节发展顺理成章。

C.风雪的环境描写激发了英雄的壮志豪情,林冲义无返顾地走上了反叛之路。

D.古人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大风大雪正为坏人作恶陷害林冲提供了客观条件

(3) 对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得不正确的是( )。

A.越来越紧,越来越大的风雪,已成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自然背景,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B.通过大风雪描写,渲染了气氛。

C.由于风雪的变化,层层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深化了主题。

D.自然景物的描写能给小说抹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 关于以上文段中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林冲还想在草料场过一冬,表明林冲虽屡遭磨难,此时却并无反心,一心只想逆来顺受,以待出头之日。

B.林冲雪夜沽酒不忘带上花枪,说明他对奸人陷害已有防范。

C.盖火的细节暗示草料场失火并无林冲半点责任。

D.拽门、锁门、带钥匙的细节描写,说明林冲办事精细,小心谨慎。

2. 阅读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由于受到视野和视敏度的限制,在高空飞行的飞行员单凭肉眼很难以发现和识别地面目标。例如飞机在六千米高空作水平飞行时,飞行员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狭窄范围内的地面。即使在这个区域里,对比较大的目标也不是总能准确无误地发现和识别的。但是,老鹰眼睛的视野却比人眼广阔得多。展翅翱翔于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就能发现地面上宽广范围内的一只小兔或小鸡。①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大大扩充和提高飞行员的视野和视敏度。②如果能够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③如果能够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____ 、____ 、____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1)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组词,恰当的是( )。

A.搜索 观测 跟踪

B.寻找 识别 追踪

C.观测 跟踪 搜索

D.识别 寻找 追踪

(2) 关于鹰眼的特点,以下概括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鹰眼能搜索、观测细小的目标。

B.鹰眼比人眼看得更广、更远。

C.鹰眼比人眼的视野广阔得多。

D.鹰眼的视野广阔、视敏度高。

(3) 以上文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

A.鹰眼的功能及其仿生。

B.鹰眼的构造、功能及仿生。

C.鹰眼与人眼在构造、功能上的差异。

D.电子鹰眼的构造原理和作用。

(4) 文中标有①、②、③的三个假设句之间的意义关系是( )。

A.先并列后层进 B.先层进后并列

C.都是并列关系 D.都是层进关系

3. 阅读曹冲《神奇的极光》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 18英寸或 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l/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1) 从上文来看,不属于形成极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的是( )。

A.太阳风 B.磁层 C.大气 D.电场和磁场

(2) 关于极光的“图像显示”过程,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子束——高空大气层——发光

B.电子束——高空分子和原子——发光

C.电子束——高空大气层——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发光——显像

D.太阳风粒子——电子束——大气层中的分子和原子——发光——显像

(3) 上文未使用过的说明方法是( )。

A.分类说明 B.比喻说明 C.数字说明 D.比较说明

(4) 对上文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本文段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B.磁场中电场和磁场的变化调制了粒子束。

C.本文段介绍了极光形成的原理。

D.极光的显现类似电视屏幕上的图像显示。

4. 阅读路甬祥《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21世纪的大学,尤其是研究教育型大学将变得更加综合。人类知识体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领域的划分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发展,而现代科学越来越显示出其交叉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要求综合素质。 ____大学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综合化,____需要理工的结合,____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结合,____需要艺术与科技和管理的结合。

由于以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全球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特点,决定了21世纪大学教育必然具有信息化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管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将不仅成为理工学科,也成为经济、管理、人文艺术的必修主干课程。计算机和网络将成为学校科研教育不可替代的基础平台和教学手段,并跨越校园成为全球性教育资源和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方式与通道。计算机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综合数据网络技术等将深刻地影响大学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科学研究手段。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有充分的估计。

(1) 下列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因而 不仅 而且 甚至

B.所以 不仅 还 而且

C.因而 不但 还 而且

D.所以 不但 而且 更

(2) 以下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综合化、信息化是21世纪研究教育型大学发展的方向。

B.现代信息技术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教育的观念、方式和内容。

C.人类知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划分是完全没必要的。

D.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将会越来越多且必要。

(3) 以下不属于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的是( )。

A.教育资源可全球共享、社会共享。

B.教育手段更新快,且日益多样化。

C.教育内容应用性强,注重学科间的交互融合。

D.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高。

(4) 本文的行文特色是( )。

A.深入浅出,语言精炼,以理服人。

B.文字简炼,结构严谨,语言有力。

C.语言准确平实,有理有据,论述生动。

D.语言严密,逻辑性强,适当运用修辞。

5. 阅读竺可桢《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西湖生成的原因,据记者去岁(1919年)夏间的观察,加以东西书籍的参考,西湖生成原因,可以断定是一个泻湖。 西湖的地形,南、西、北三面均为山所围绕,唯有东面是一个冲积平原,浙江省城就在这个冲积平原之上,所有泥土,统是钱塘江带下的沉淀积成。大凡河流所带泥沙到了河口,一部分就要沉下来,一则因为河流入海受了海水的阻力,速率减缩。二则因为海水含盐分,盐分能减少河水分子的凝聚力。有了上述两层原因,凡是长江大河,如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以及我国的黄河、长江,到了入海地方,均成有三角洲。照这样看来,杭州附近冲积平原,不过是钱塘江所成的一个三角洲。 我们若再进一层来考察西湖近旁的地质,就晓得不但西湖东面有冲积土,就是西面也有冲积土,假使我们能追想钱塘江初成时候情形,一切冲积土尚未沉下来时,现在杭州所在地方,还是一片***,西湖也不过是钱塘江口左近的一个小小湾儿。后来钱塘江沉淀慢慢地把湾口塞住,变成一个泻湖。初成的时候,里湖的面积比较现在的外湖还大。后来因南北诸峰川流汇集,如玉泉两峰涧龙井等溪水所带下的泥土,流入湖中以后,速率顿减,就淤积起来。里湖因在靠山这一边,所以淤积得快。如耿家步、金沙港、茅家埠等处,就是溪流带下的冲积土所成的。倘使没有宋、元、明、清历代的开浚修葺,不但里湖早已受了淘汰,就是外湖恐怕也要为淤泥所充塞了。换言之,西湖若没有人工的浚掘,一定要受天然的淘汰。现在我们尚能徜徉湖中,领略胜景,亦是人定胜天的一个证据了。

(1) 文章第一句,作者告诉我们此次研究西湖成因的方法是( )

A.实地考察后使用定量分析方法

B.用定性分析法并查阅东西方资料

C.实地考察并查阅东西方资料

D.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2) 以下对西湖的地形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南三面为山,西面为冲积平原

B.南、西、北三面为山,东面为冲积平原

C.东、北、西三面为山,南面为冲积平原

D.东、西、南三面为山,北面为冲积平原

(3) 从上文我们可知作者所断定的“泻湖”是种( )。

A.陆壳断陷、下沉后积水形成的湖泊。

B.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大面积洼地积水。

C.火山锥顶上的凹陷部分积水形成的湖泊。

D.浅水海湾湾口被泥沙淤积而封闭形成的湖泊。

(4) 关于杭州西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杭州一带地处钱塘江附近的三角洲。

B.西湖是一个由于泥沙淤积而封闭形成的湖泊。

C.西湖地势越低的地方,因水流冲刷,所沉积的泥沙越少。

D.西湖的形成是天然的,但能存留下来却是人工的功劳。

6. 阅读鲁迅《药》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

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他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他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人点一点头,眼睛仍然向上瞪着;也低声吃吃的说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呢?”

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那老女人又走近几步,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 ——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1) 对文中划线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的丛冢。

B.这句话不仅写了坟冢之多,而且暗示了死亡之因,揭示了社会的***和人民的苦难。

C.此处有嘲弄阔人家的意思,将其享乐祝寿讥讽为走向坟冢而死亡。

D.这个比喻用“坟冢”和“馒头”分别作本体和喻体,含有更深的寓意:死囚的荒坟与穷人的丛冢毗连,献出鲜血的夏瑜与吞食人血的小栓先后都未逃脱这土馒头的归宿,他们的坟堆,标着他们成了吃人者肉筵席上的一分菜肴。

(2) 对这个女人“现出些羞愧的颜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子是因“***”被“官府”杀头的,不是“良民”。

B.看见华大妈上坟早,自己来得迟了。

C.认为自己衣衫褴褛,老态龙钟,实在不好意思。

D.认为儿子从事正义事业,自己却对儿子不理解,未能解救儿子。

(3) 对“那老女人徘徊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徘徊观望,发现华大妈在看她,所以忽然手脚有些发抖。

B.她发现儿子坟上有一个花圈,不知花圈所蕴含的深意,反而以为这是屈死的儿子显灵。

C.华大妈发现别人的坟上有一个花圈,而自己儿子坟上没有,显得紧张。

D.夏四奶奶看到一只乌鸦,认为是不祥之兆,显得紧张。

(4) 夏瑜的坟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在那尖圆的坟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A.突出夏瑜的革命精神,表现了作者对烈士的崇敬和痛悼。

B.暗示革命火种是扑不灭的,表现作者对烈士的悼念,冲淡坟场悲凉肃杀的氛围。

C.以夏瑜的死与华小栓的死作对比,说明夏瑜之死的悲壮。

D.对烈士的慰籍,说明革命火种不会被扑灭,表现作者对群众的觉醒寄予希望。

二、古文阅读 (共4大题)

1. 阅读《劝学》,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此、于是 B.语气词 C.怎么 D.那里

(2) 对“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利”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利益 B.好处 C.顺利 D.锐利,锋利

(3) 下面对加点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假(借助,利用)舟楫者 狐假(借助,利用)虎威 不假(借助)思索

B.冰,水为(做,凝成)之 行将为(被)人所并 为(为了)之奈何

C.非利足也,而致(达到)千里 专心致(尽,极)志 闲情逸致(兴致,情趣)

D.劝(劝勉,鼓励)学 劝(用道理打动人)导 劝(劝说,阻止)架

(4) 指出说法正确有一项(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B.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蓝”和“取之于蓝”中的“蓝”相同。

C.《劝学》是《荀子》里的第一篇。劝学是勉励学习的意思。

D.《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恶的本性。

2. 阅读《庄暴见孟子》,完成下列各题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蹩頞⑩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 下列句子打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yǔ yǔ wàng yuè

B.yù yú wàng lè

C.yù yú wāng yuè

D.yǔ yǔ wāng lè

(2) 选出句式与其他不同的一句( )

A.王语暴以好乐

B.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C.今王鼓乐于此

D.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

(3) 选出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中的“使”义项相同的是( )

A.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

B.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C.时周瑜受使至番阳

D.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4) 没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

A.(齐王)曰:可得闻与?

B.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C.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3.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选出与“所恶有甚于死者”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皆以美于徐公 D.生于忧患

(2)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你,而给你吃)

B.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优厚的俸禄却不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

(3)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鱼我所欲也》中赞扬的是舍生取义的人,批评的是见利忘义的人。

B.作者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问题,同时暗示“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C.概括《鱼我所欲也》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贪生怕死的心。

(4) 选出划线词有错误的一项( ):

A.二者不可得兼(得兼:同时得到)

B.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

C.乞人不屑也(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D.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加什么)

4. 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完成下列各题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离开

B.蔺相如固止之 固:坚决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谢:道歉

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卒:死

(2)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谦词的一项是:()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B.臣等不肖,请辞去

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D.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3) 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①您看,除廉将军外,哪一个可与秦王相比?

B.①诸位看来,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

C.①您看,除廉将军外,哪一个可与秦王相比?

D.①诸位看来,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

(4) 下列对蔺相如的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胆小怕事,宽容别人。 B.不计私怨,以国事为重。

C.坦荡无私,深明大义。 D.坦诚率直,知错就改。

入学测试高中起点语文模拟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 (1) B (2) C (3) D (4) B

2. (1) B (2) D (3) A (4) C

3. (1) D (2) D (3) A (4) B

4. (1) A (2) C (3) D (4) B

5. (1) C (2) B (3) D (4) C

6. (1) C (2) A (3) B (4) D

二、古文阅读

1. (1) A (2) D (3) B (4) C

2. (1) B (2) B (3) D (4) B

3. (1) C (2) A (3) D (4) D

4. (1) D (2) D (3) B (4) B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