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网小程序
导航

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网络教育高起点语文入学考试模拟题及答案(短文阅读)

责编:刘娇 2020-03-30
远程教育资料领取

点击查看》》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网络教育入学考试模拟题及答案汇总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

诗人

有一次,通过一个美妙的比喻,我一下子领悟了诗人的处境,以及他的“意义”。那是在一艘大帆船上,当时我们正从菲列尔岛向一片开阔的壅水坝划去。风暴袭来,桨手们划得很费一番气力。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们共16位,就面对着我,四个组成一行,总是左边两个,右边两个。我偶尔遇上这个或那个人的目光,但他们的眼睛里大都没有什么表情。掌舵的是那个蹲坐的老年人。我已经观察了他好久,他的手足十分熟练地彼此配合,夹着舵杆左右摇动,调节着,控制着,起着重大的作用。他那裹在褴褛的脏衣服里的躯体,不值得一提;他裹在破烂头巾下的脸像一个伸叠望远镜,压缩成了一个平面,以致他的眼睛像是快要从上面流淌出来似的。天知道,他的内心藏着什么。我本想逼视一下他的眼睛的,只是当我转过身来,他就离我太近了,这样去观察他,未免太露骨。况且,当我们破浪前进时,那一片朝我们涌来的辽阔的河上风光,让我一下子忘记了那老头,越来越欢欣地注意这群小伙子,看他们在奋力进击中如何保持着有条不紊。现在,桨的挥动是这样剧烈了,紧握着威严的桨杆头的小伙子们每次都得从座上立起身来,用大腿抵紧前座,猛地朝后掀起身,这样八只桨斜入急流,破浪前进。与此同时,为了保持节奏,他们喊着号子;可是,要求他们付出的力气太大了,他们再也喊不出声来。但一旦当某个未及料到的、令人感到无法胜任的阻力出现,不仅会使他们重新进入节奏,而且会使他们更齐心协力起来。

现在我再也不能不提那个老人了。他兀自唱了起来,断断续续的,而且并不一定是在大家感到精疲力竭的时候。相反,有好几次,当他唱时,大家正干得起劲,甚至挺狂放。我不知道,全队的心境他传达了多少,因为大家都在他的身后,他很少回头。给予他影响的,似乎只是他感觉之中与那浩淼远方默契配合的纯粹的动作,他让自己半是沉毅半是忧郁地沉醉其中。在他的歌声里面产生了发动机似的动力,以及促使桨手们不断抗衡一切阻力的力量。船征服着阻力,就是他,这个魔术师,将那不可征服的阻力化成了一串串悠扬回旋的歌调,一串串化入浩淼无垠中的歌调,一串串激动人心的歌调。当他不断地与那四周世界和不可捉摸的未来接触并征服它们时,他让他们的声音与那辽远的空旷联系在一起,让那远方也将我们系紧,直到它将我们拉过去。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之间,我在这个现象中领悟了诗人的处境,他在时间之中的位置与作用。人们尽可以争疑他在其他方面的位置,但他的这一个位置,世界必须折服。

1.“一个美妙的比喻”具体指什么?(不超过6个字)

答:

2.文中画线部分的肖像描写,①有什么作用?(不超过15个字)

答:

②这是一种什么艺术手法?

答:

3.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我一下子忘记了那老头”与“我再也不能不提那老人了”两句遥相呼应,起到烘托、突出的作用。

B.“魔术师”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掌舵老人那征服一切阻力的本领。

C.“将那不可征服的阻力化成了一串串……”的排比句式,使“歌声”的美妙与作用得到了强化。

D.文章采用首尾呼应的结构方式,从而起到了强化文章主旨的作用。

E.本文的主要构思方法是联想,即由水手们奋力与一切阻力抗衡联想到诗人的处境与意义。

(二)

史书记载,夏代以前有尧舜禹,他们的活动中心在晋南一带。“中国”一词的出现也正在此时,所以史称舜即位要“之”(到)中国”。后人解释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而中原仰韶文化的花(华)和北方红山文化的龙,甚至江南的古文化都相聚于此,这倒很像车辐聚于车毂,而不像光、热等向四周放射。这样,我们所讲的“中国”一词就把“龙”和“华”总揽到了一处。距今四千至两千年间,经历了夏商周三个王朝,到秦实现统一。《史记》说:“秦以兵灭六国,并中国。”这个“中国”不同于舜“之中国”的那个“中国”,从词义上讲,已经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没有什么不同了。

1.说说舜“之中国”的那个“中国”的含义。

答:是指 。

2.“而中原仰韶文化的花(华)和北方红山文化的龙,甚至江南的古文化都相聚于此。”文中的“此”具体指什么地方?

答: 。

3. “秦以兵灭六国,并中国。”一句中的“兵”的意思是什么?

答: 。

(三)

叶绿体个儿很小,直径只有5~7微米。构成叶绿体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质,另外就是叶绿素。它们有规则地交错排列着,一个个小小的叶绿体就是一个个进行光合作用的“工厂”。工厂里生产要有机器,叶绿素就是“绿色工厂”里的“机器”;它是光合作用的基础,但是单有它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一旦“绿色工厂”开工了,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机器”开动,原料是从根部送来的水分,加上通过叶面许许多多开闭自如的气孔从空气中“收购”来的二氧化碳,依靠神通广大的“化学工程师”——酶的密切配合,经过一系列奇妙复杂的变化,制成了碳水化合物。

1.对“它们有规则地交错排列着”中“它们”的指代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叶绿体 B.叶绿体和叶绿素

C.叶绿素 D.脂肪、蛋白质和叶绿素

2.“绿色工厂”指什么?

答: 。

3.“开工”是什么意思?

答:.

(四)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作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2000年1月9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这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进入新的一年,整个整个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六百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1.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航天人在“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克服的困难的一项是( )

A.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B.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

C.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着陆场。

D.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实施的开始。

B.“神舟”二号飞船是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

C.“神舟”二号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D.“神舟”三号、四号与“神舟”二号一样,均是在载人状态下的发射。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经济力量的雄厚与否,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科技的发展速度。

B.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C.“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为其后的飞船发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是“神舟”二号仅三个月后就发射的一个原因。

D.“神舟”系列飞船均在冬季发射,这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气候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短文阅读

(一)(五)1.掌舵老人唱歌 2.(1)用形象的平凡突出歌声的作用。(2)反衬 衬托或欲扬先抑 3.B E

(二)1.晋南一带 2.晋南一带 3.军队;武力

(三)1.A 2.叶绿体 3.进行光合作用

(四)1.C 2.D 3.A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