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全面支持
方便选课,随时随地学习
下载APP
小程序
希赛网小程序
导航

自考预防医学二包过笔记自考考前押题试题答案重点考点知识点

责编:胡静婕 2020-03-30
自考资料领取

一、单项选择题 

0.1.预防医学最基本的任务是 

A.疾病的预防控制 B.防病C.保健D.防病与保健【 A】

0.2.以下哪种模式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扩充和完善 

A.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一心 理一社会医学模式D.环境一人群一健康医学模式【 C】

0.3.关于 “灰色状态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反应能力减退 B.适应力降低 C.又称 “第二状态 ”D.免疫力低下【 C】

0.4.1980 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 

A.远离毒品B.要吸烟还是要健康、任君选择 C.保持健康免受气 候变化的危害D.改善产妇保健【 B】

0.5.在哪年哪月 WTO明确了成员国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公共健康的主权权利 

A.1980 年 6 月 B.2000 年 9月 C.2003 年 10 月 D.2001 年 11 月【D】

1.1.下列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土壤【 D】

1.2.哪项是影响 21世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重点问题 A.原生环境 B.次生环境 C.生活环 境D.劳动环境【 B】

1.3.化学物质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是 A.肝脏B.肺 C.肾D.皮肤与血液【 A】

1.4.80%~90%的肿瘤与哪种因素有关 A.化学因素B.物理因素 C.生物因素 D.环境因素【 D】

1.5.矽肺属于 A.公害病B.职业病 C.传染病D.食源性疾病【 B】

2.1.与人类健康最密切相关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成层【 A】

2.2.占空气含量的 20.93%的气体是A.氮 B.氧 C.氩 D.二氧化碳【 B】

2.3.正常成人的每日生理需水量约为A.1.5~2L;B.2~2.5L;C.2.5~3L;D.3~3.5L【C】

19.5.影响筛检收益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疾病的患病率B.疾病的发病率 C.灵敏度和特异度 D.早期发现病例对改善预后的程度【 B】

20.1.具有代表性的病因模型不包括

A.生态学模型 B.病理学模型 C.疾病因素模型D.网络模型【 B】

20.2.吸烟可引起肺癌,但吸烟者也多爱饮茶,若饮茶与肺癌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就应该是 A.偶 然关联 B.虚假关联 C.伴随关联D.因果关联【 C】

20.3.吸烟与冠心病的关联强度虽然较弱,但却是

A.偶然关联 B.虚假关联 C.伴随关联 D.因果关联【D】

二、多项选择题 

0.1.下列属于预防医学的特点的有

A.预防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整个人群 B.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及患病人群 C.研究的内容是防病与保健 D.工作的对策是积极主动E.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与宏观的结合【 ABCDE】

0.2.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卫生方针是

A.面向工农兵 B.预防为主 C.团结中西医 D.卫生工 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E.依靠科技进步【 ABCD】

0.3.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我国的卫生方针是

A.以农村为重点 B.预防为主 C.中西医并重 D.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E.为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ABCDE】

210.4. 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 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危害加剧C. 新发传染病的严重威胁 B. 职 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难度增加D.食品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E.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药物滥用、不洁性行为、意外伤害事故等【 ABCDE】

0.5.护理的最终目标是

A.保护、促进和优化健康 B.减轻病人痛苦 C.促进病人健康恢复 D.向病人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来预防疾病和损伤E.消除病人的疾病与痛苦【 ABCD】

1.1.下列属于生物因素的有 

A.动物B.植物 C.微生物 D.阳光 E.大气【 ABC】

1.2.下列属于原生环境的是

A.空气 B.水 C.营养素 D.阳光 E.辐射【 ABCDE】

1.3.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A.气温 B.气压 C.阳光 D.声波E.电磁辐射【 ABCDE】

1.4.属于化学因素的是 

A.大气中的O2B.S02、NO2、CO 等有害气体 C.水体中的微量元素 D.食物 中的营养素E.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农药【 ABCDE 】

1.5.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细菌 B.真菌C.病毒 D.寄生虫 E.糖类【 ABCDE】

1.6.属于自然因素的是 

A.地震B.洪水 C.火山喷发 D.泥石流 E.环境污染【 ABCD 】

1.7.属于人为因素的是

A.环境污染 B.滥砍滥伐森林 C.破坏陆地植被 D.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E.大量使用农药【 ABCDE 】

1.8.下列属于致畸作用引起的疾病类型是 

A.流产B.胎儿发育迟缓 C.胎儿先天畸形 D.胃癌 E.肿瘤【ABC】

1.9.属于传染病的是 

A.霍乱 B.伤寒 C.痢疾 D.甲型H1N1;E.矽肺【 ABCD】

2.1.下列关于紫外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UV—A主要有致色素沉着作用 B.UV—B 对机体具有抗佝 偻病和致红斑作用 C.UV—C有极强的杀菌和增强免疫等生物学效应 D.过多过强的紫外线会引起光照性眼炎与日光性皮炎E.紫外线的波长越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 ABCDE】

2.2.下列关于可见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提高视觉功能 B.平衡兴奋和镇静作用 C.能提高嗅觉功能 D.提高情绪和工作效率E.但加速皮肤老化【 ABD】

19.8.相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而言,队列研究的优点除样本量大、结果较稳定之外,还包括 

A.研究对象在疾病发生前按暴露情况分组且进行随访,所获得的资料完整可靠,无回忆偏倚

B.暴露因素与疾 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清晰,因此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强

C.可直接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因而能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和特异危险度等指标,直接估计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大小

D.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E.可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个疾病的关系,简称 “一因多病 ”【ABCDE 】

19.9.相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而言,队列研究的缺点包括

A.组织实施较难,费时间、费力、费钱 B.极 易产生伦理问题C.不适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D.由于随访时间长,所以容易产生失访偏倚E.设计要求高,收集与分析资料较复杂【 ACDE】

20.1.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包括

A.关联的强度 B. 关联的重复性 D: 关联的时间性 C. 关联的合理性 E.病因研究方法的论证强度【 ABCDE】

三、填空题 

0.1.我国提出的 “大卫生 ”观,是以预防为主的具体表现。 

0.2.预防医学的核心是 “防病”和“保健”。

0.3.亚健康介于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 

0.4.预防为主才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的途径。 

1.1.自然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1.2.次生环境分为生活环境和劳动环境。 

1.3.工业三废指的是废气、废水、废渣。

1.4.生态系统按环境特征可分为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1.5.在生态系统中维持生物种群间

物质与能量流动的桥梁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1.6.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7.衡量生态系统是否处于生态平衡状态,最主要的标志是生物群落种类与数量是否发生了改变。

1.8.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称公害。 

1.9.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危害的物质称为环境污染物。 

1.10.根据属性可将环境污染物分为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的污染物。 

1.11.根据污染物是否被转化可将其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12.污染物在呼吸道最主要的吸收部位是肺泡,主要吸收机制是简单扩散。 

1.13.化学物质在体内存在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两种情况。 

1.14.排泄是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向体外转运的过程。 

1.15.污染物的理化特性决定污染物的生物半衰期。

1.16.作用剂量是指化学物质进入机体的数量,一般以 mg/kg体重表示。

1.17.作用强度一般指物理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程度。 

1.18.协同作用又称增毒作用。 

1.19.按危害的类型可将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分为公害病、职业病、传染病、食源性疾病。

2.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2.2.大气圈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分为5 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2.3.紫外线根据波长的长短分为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 

19.9.影响筛检可靠性的因素包括受试对象变异、观察者变异和测量变异。 

20.1.生态学模型将宿主与环境作为病因的整体来考虑,主要有三角模型和轮状模型。

20.2.病因假设检验常见的检验步骤是:病因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实验研究。

20.3.各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验证前因后果时间顺序的力度不同,实验性研究和队列研究最强,病例对照研究次之,横断面研究不能确定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 

20.4.一个因果研究本身必须要求达到关联强度和关联时间顺序的标准,重复性和合理性是该研究的外部评价,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不吻合则因果关联的可信度降低。研究方法的论证强度决定因果关联结论的把握度。四、名词解释题目录 

0.1.预防医学 0.2.医学模式 0.3.健康 

1.1.人类环境 1.2.社会环境 1.3.生态系统 1.4.食物网 1.5.生态平衡 1.6.生态平衡失调 1.7.环境污染 1.8.食物链 1.9.污染物的转化 1.10.二次污染物 1.11.一次污染物 1.12.物质蓄积 1.13.功能蓄积 1.14.生物转化 1.15.代谢活化作用 1.16.代谢解毒作用 1.17.剂量 -效应关系 1.18.剂量 -反应关系 1.19.化学物的联合作用1.20.相加作用 1.21.协同作用 1.22.加强作用 1.23.拮抗作用 1.24.独立作用 1.25.公害病 1.26.职业病 

2.1.生活环境 2.2.大气化学污染的急性危害 2.3.大气化学污染的慢性危害 2.4.温室效应 2.5.臭氧空洞 2.6.气候变化 2.7.介水传染病 2.8.集中式给水 2.9.混凝沉淀 2.10.过滤 2.11.室内空气污染 2.12.健康相关产品 2.13.洗涤剂 2.14.消毒剂 2.15.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ACD2.16.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PCD2.17.光毒性皮炎 

3.1.营养 3.2.平均需要量 3.3.适宜摄人量 AI3.4.可耐受性 3.5.必需脂肪酸 3.6.必需微量元素 3.7.合理膳食 3.8.食品营养价值 3.9.巴氏杀菌乳3.10.全脂奶粉 3.11.调制奶粉 3.12.膳食结构 3.13.试验膳食 3.14.隐血试验膳食3.15.化学分析法 3.16.食物频率法 3.17.食品添加剂

 4.1.职业性有害因素 4.2.职业生命阶段 4.3.职业生命质量 4.4.职业健康促进 4.5.职业健康监护 4.6.就业前健康检查 4.7.职业禁忌证 4.8.定期健康检查 4.9.应急性健康检查 4.10.职业卫生服务

5.1.护理职业暴露 5.2.医院护理区 

6.1.非物质环境 6.2.社会环境因素 6.3.心理因素 6.4.情绪 6.5.生活事件 6.6.个性 6.7.气质 6.8.性格 6.9.应激 6.10.行为6.11.行为医学 6.12.促进健康的行为 6.13.危害健康的行为 6.14.酗酒 

7.1.初级卫生保障 7.2.特殊预防 7.3.环境保护 7.4.健康教育 7.5.自我保健 7.6.卫生法 7.7.卫生法律 7.8.卫生标准7.9.卫生技术操作规程 7.10.国际卫生条约 7.11.卫生监督7.12.预防性卫生监督 7.13.经常性卫生监督 7.14.应急性卫生监督 7.15.疾病监测7.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7.17.“重大传染病疫情 ”7.18.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8.1.地方病 8.2.地球化学性疾病 8.3.自然生物源性地方病 8.4.碘缺乏病 8.5.地方性甲状腺肿 8.6.地方性克汀病 8.7.地方性氟中毒 8.8.氟斑牙 8.9.地方性氟骨症 8.10.地方性砷中毒 8.11.燃煤性砷中毒 

9.1.职业性病损 9.2.职业病 9.3.工伤 9.4.工作有关疾病 9.5.生产性毒物 9.6.职业中毒 9.7.急性职业中毒 9.8.慢性职业中毒 9.9.亚急性职业中毒 9.10.中毒的观察对象 9.11.生产性粉尘 9.12.硅酸盐肺 9.13.炭尘肺9.14.混合型尘肺 9.15.金属尘肺 9.16.矽肺 9.17.煤工尘肺 9.18.有机粉尘 9.19.棉尘病 9.20.高温接触作业 9.21.噪声 9.22.职业性噪声聋 9.23.噪声作业 9.24.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10.1.肥胖 10.2.动脉粥样硬化 10.3.冠心病 10.4.糖尿病 10.5.痛风 10.6.骨质疏松症 10.7.“神奈川现象 ”10.8.有毒动植物中毒 

11.1.传染病流行病学 11.2.传染源 11.3.临床症状期 11.4.恢复期 11.5.传播途径 11.6.免疫屏障11.7.结核病 11.8.乙型肝炎 11.9.艾滋病 

12.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2.2.糖尿病 

13.1.医源性疾病 13.2.药源性医源性疾病 13.3.戒断症状 13.4.感染性医源性疾病 

14.1.社会病 14.2.社会诊断 14.3.社会处方 14.4.自杀 14.5.吸毒 

15.1.医学统计学 15.2.同质 15.3.变异 15.4.总体 15.5.样本含量 15.6.误差 15.7.统计描述 15.8.统计推断 

16.1.算术均数 16.2.几何均数 16.3.中位数 16.4.百分位数 16.5.极差 16.6.四分位数间距 16.7.方差 16.8.标准差 16.9.变异系数 16.10.医学参考值 16.11.抽样误差 16.12.标准误 16.13.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16.14.假设检验 

17.1.率的抽样误差

18.1.直线相关 18.2.相关系数 

19.1.“三间分布 ”19.2.发病率 19.3.罹患率 19.4。患病率 19.5.感染率 19.6.续发率 19.7.死亡率 19.8.病死率 19.9.生存率 19.10.病例对照研究 19.11.队列研究 19.12.筛检试验评价的真实性 19.13.阳性预测性19.14.阴性预测性 19.15.似然比 

20.1.疾病病因 20.2.关联的强度 20.3.关联的时间性20.4.关联的重复性 20.5.关联的合理性名词

解释题答案 

0.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 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0.2.医学模式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 

0.3.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应具有优质的生命质量。 

1.1.人类环境是指地球上围绕着人群的种因素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1.2.社会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与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精神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总和。 

1.3.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等所组成的生物环境体系。 

1.4.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即食物网。 

1.5.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物群落的数量、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相互适应、相互协

调的状态。 

1.6.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引起生态系统数量、结构与功能的失调,即生态平衡失调。 

1.7.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污染原因,使得进入环境的污染因素的量或作用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了改变,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并对人类健康产生了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1.8.食物链是指环境中较低级别的生物体以食物形式被另一种生物体吞食,而后者又被较高级别的生物体吞食,在生物体之间构成不同营养级别的生物体逐级被吞食的生存链关系。

20.4.关联的重复性也称一致性或恒定性,是指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系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由不同学者用不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均可获得相同结果。因素与疾病之间关联的重复性越好,此关联成 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 

20.5.关联的合理性是指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联可以用现代生物医学知识加以解释,与现有理论知识不矛盾,符合疾病的自然史和生物学原理。

五、简答题目录 

0.1.简述现代预防医学发展趋势的特点。 0.2.简述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 0.3.简述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意义。 0.4.简述健康的 10项标志。 0.5.简述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与目的。 0.6.简述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的目的。 

1.1.简述食物链与食物网在环境污染危害中的作用。 1.2.简述环境污染的来源。 1.3.简述污染物的吸收途径。 1.4.简述储存库对化学物质毒性的双重作用。1.5.简述生物链转化的阶段及生物转化后的结局。 1.6.简述排泄的途径。 1.7.简述慢性毒作用的主要表现。 1.8.简述暴露途径包括哪几方面及其影响污染物健康危害程度的原因。 1.9.简述影响污染物健康危害的机体因素。 

2.1.简述气象因素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2.2.简述空气离子化的概念及其作用。 2.3.简述大气污染引起的急性危害的常见情况。 2.4.简述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表现。 2.5.简述臭氧空洞带来的危害。 2.6.简述酸雨危害的主要表现。 2.7.简述大气卫生防护措施。 2.8.简述生产工艺措施包括的方面。 2.9.简述饮用水的卫生学要求。 2.10.简述饮用水的主要来源。 2.11.简述饮用水污染危害表现特征。 2.12.简述饮用水被污染的主要原因。 2.13.简述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主要表现。 2.14.简述选择水源的基本要求。 2.15.简述集中式给水的优缺点。 2.16.简述影响混凝沉淀效果的因素。 2.17.简述过滤的功效。 2.18.简述滤料的卫生要求。 2.19.简述住宅环境的基本卫生要求。 2.20.简述常见的污染来源及污染物。 2.21.简述不良住宅建筑对健康的危害。 2.22.简述住宅建筑室内环境的卫生防护。 2.23.简述化妆品按作用功能的分类。 2.24.简述洗涤剂的分类。 2.25.简述消毒剂按杀菌能力的分类。2.26.简述化妆品性皮肤痤疮的含义及形成过程。 2.27.简述光毒性皮炎与光变应性皮炎的区别。 2.28.简述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 

3.1.简述A1的主要用途。 3.2.简述食物中脂肪的功能。 3.3.简述膳食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3.4.简述脂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 3.5.简述水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 3.6.简述大豆蛋白为优质蛋白的原因。 3.7.简述大豆的营养成分。 3.8.简述草酸对身体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3.9.简述有机酸的作用。 3.10.简述饮用酸奶的好处。 3.11.简述普通膳食的原则。 3.12.简述饮食的膳食原则。 3.13.简述半流质的膳食原则。 3.14.简述流质的膳食原则。 3.15.简述高能量膳食与低能量膳食的原则。 3.16.简述隐血试验膳食的原则。 3.17.简述胆囊造影膳食原则。 3.18.简述肌酐试验膳食的原则。 3.19.简述胃液分析试验餐的膳食原则。 3.20.简述饱餐试验餐的膳食原则。3.21.简述葡萄糖耐量试验膳食的方法及原则。 3.22.简述测量体重的意义。 3.23.简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 3.24.简述食品污染物的分类。 

4.1.简述生产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分类。 4.2.简述生产过程不良劳动条件。 4.3.简述提高劳动者职业生命质量的主要措施。 4.4.简述职业健康促进的目的。 4.5.简述劳动场所健康促进的原则及内容。 4.6.简述职业健康教育的内容。 4.7.简述职业卫生干预措施。 4.8.简述职业健康监护的实质及目的。 4.9.简述职业环境监测的内容。4.10.简述职业者生物监测的内容。 4.11.简述职业卫生的目的。

5.1.简述由于四类交通的经常流动,在设计医院时应注意到的问题。 5.2.简述手术室设计需考虑的内容。 5.3.简述医院污水的消毒方法。 5.4.简述化学因素暴露的防护。 5.5.简述社会心理因素暴露的防护。 5.6.简述护理区卫生管理及采取的措施。

6.1.简述文化教育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6.2.简述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对后代健康的影响。6.3.简述人际关系对健康的影响。 6.4.简述情绪的 3个特征。 6.5.简述应激事件对健康的影响。 6.6.简述行为医学的现实意义。 6.7.述对健康有促进作用的行为方式。 

7.1.简述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7.2.简述我国农村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7.3.简述初级卫生保健值得明确的问题。 7.4.简述职业病的三级预防。 7.5.简述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 7.6.简述疾病监测的3个基本特征。7.7.简述传染病主要监测的内容。 7.8.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7.9.简述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采取的应急反应。 

8.1.简述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8.2.简述环境碘缺乏是碘导致碘缺乏病的重要原因的根据。8.3.简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 8.4.简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度标准及特点。 8.5.简述地方性克汀病的诊断标准。 8.6.简述碘缺乏病的防治措施。 8.7.简述地方性氟中毒的划分标准。 8.8.简述氟斑牙的具体表现。 8.9.简述氟骨症的诊断标准及诊断依据。 8.10.简述引起地方性饮水型砷污染的原因。 8.11.简述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判断标准。 8.12.简述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机制。 8.13.简述地方性砷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8.14.简述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措施。

9.1.简述职业病的发生的取决因素。 9.2.简述职业病的构成条件。 9.3.简述职业病的治疗目的。9.4.简述铅中毒的处理原则。 9.5.简述职业性铅中毒的康复护理。 9.6.简述铅中毒的预防措施。 9.7.简述汞中毒的处理原则。 9.8.简述驱汞治疗的康复护理。 9.9.简述预防汞中毒的具体措施。 9.10.简述一氧化碳中毒处理原则。 9.11.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的康复护理。 9.12.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 9.13.简述苯中毒处理原则。 9.14.简述苯中毒的康复护理。 9.15.简述苯中毒的预防措施。 9.16.简述尘肺的诊断原则。 9.17.简述尘肺的诊断标准。 9.18.简述尘肺的处理原则。9.19.简述矽肺的临床表现。 9.20.简述矽肺的诊断原则及方法。 9.21.简述煤工尘肺的临床表现。 9.22.简述棉尘病的诊断分级及处理原则。 9.23.简述生物性物理因素的特点。 9.24.简述物理因素危害的预防对策。 9.25.简述中暑的处理原则。9.26.简述中暑的康复护理。 9.27.简述中暑的预防措施。 9.28.简述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措施。 9.29.简述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分级。 9.30.简述职业性手臂振动病预防措施。 

10.1.简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膳食指导。 10.2.简述糖尿病的饮食指导。 10.3.简述痛风患者的膳食指导的目的、原则及内容。 10.4.简述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10.5.简述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10.6.简述医疗机构对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理。 10.7.简述动植物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的主要依据。 11.1.简述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1.2.简述全球流感流行的特点。 11.3.简述中国 50余年来流感流行的特点。 11.4.简述流感疫情监测的目的和内容。 11.5.简述 HBV切断传。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

咨询客服